蔺福杰
《CSTD2021学习设计案例集》
2021-01-01
项目分享人:蔺福杰
培养对象:公司后备管理人才
项目概述:
优·YOU计划简称“U计划”(以下简称“U计划”),是信必优(Symbio)人才战略工程,致力于培养公司未来的管理者、领导者。U计划不是简单地教学,而是一个让所有人互相学习、支持、帮助的平台。U计划秉承以人为本、选贤育能、勇于挑战、追求卓越的价值观,通过制定个性化主题培训,引导公司后备管理人才开拓梦想、燃烧激情、敢想敢做,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成为公司变革发展的倡导者、实践者与传播者。在U计划培训中,学员可以充分展现自己能力,公司得以充分发掘人才潜质,储备人才。
项目背景
信必优是一家全球数字服务公司,帮助企业构建创新型软件产品和数字化转型服务,于1994年成立于美国硅谷。主营业务是IT技术人员外包、智能终端测试、项目外包等。信必优现与众多全球财富杂志500强企业和国内外优秀科技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是全球客户信赖的IT技术服务合作伙伴。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数字经济快速融入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多个层面,数字经济成为全球增长新动能。在此背景下,信必优的发展迎来巨大机遇,得以迅速扩张。与此同时,原有的领导及管理人才储备已不能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求,公司人才战略需根据现实环境及将来的发展进行相应调整。
2019年底,信必优提出并实施人才战略工程——U计划,从全公司内部选拔后备管理人才,进行主题培训,培养、储备公司十年战略规划所需人才。项目通过开展个性化的培训课程,充分发挥调动学员的个人能动性,激活员工潜能,提升员工个人技能,为公司储备战略人才。
项目通过导师制,由公司高管团队挂帅担任讲师、导师,为参训学员提供高质量学习机会。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提升学员解决问题能力。课堂学习内容来源于工作实际案例,课下实践回归于工作本身,致力于解决行业难题,产出解决方案。
项目设计
U计划的项目设计谨遵项目定位:支持公司逐步建立强大的组织能力,为公司迅速发展做管理准备。基于此,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调研分析:
(一)从员工成长角度,大家希望通过项目了解到更多实战案例,经过知识迁移,掌握类似问题处理方式。同时,能够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的学员在学习过后的实战中进一步交流与互动,更好地完成工作内容。
(二)从业务管理角度,培训项目的设计要为业务管理服务。U计划要努力为业务标准化、管理共识化、组织高效化服务,保障公司上下一盘棋。
(三)从工时管理角度,U计划要打造一支管理的生力军,打造学习型组织,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U计划的设计及实施,最终要达成如下目标:
(一)建立并逐步完善业务标杆手册。讲师、导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通过对公司业务体系的梳理,将内容传达给学员,学员通过自身工作实践对流程进行深入理解及扩展,与HR部门配合,一起设计出更为实用的业务标杆手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最终指导业务。
(二)建立并逐步完善管理标杆手册。U计划是信必优人才战略工程,培养的是公司未来的领导、管理人才。通过系统学习,未来的领导者树立良好、统一的管理理念并传播公司文化价值观,以期打造领导力体系的良性循环。
(三)团结的管理团队。公司的长久发展壮大离不开团结的团队,U计划的实施就是要建立一直强有力的、团结的管理团队。项目设计牢记这个目标,通过各个环节的设计,提升学员领导力,帮助其提升团队管理水平。
项目实施
在明确项目定位及目标的基础上,项目具体实施亦有迹可循。项目实施的关键在于师资的配备以及人员的选拔,结合个性化的学习方案,U计划培训得以顺利进行。
在实施过程中,需明确“是”与“不是”两个概念:
(一)U计划不是什么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的渠道有很多,单纯技能方面的培训内容也有很多,如果通过培训项目单纯只是传授相关技能,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U计划不是单纯的授课,也不是单纯的专业/技能训练营。
(二)U计划是什么
U计划是公司核心管理层参与的培训项目。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宣导“对人才的重视”,从战略角度培养人才。在培训过程中,讲师、导师、学员的关系不是上下级而是平等的关系,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共创成果。U计划要打造一支管理的生力军、上下同欲的管理团队,培养一批内部讲师、导师团队,打破地区、部门间沟通合作的壁垒。
基于以上认知基础,项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施:
(一)人才选拔
1.讲师、导师团队选拔。项目从核心管理层入手,鼓励公司各部门负责人担任讲师、导师。十余位公司高管人员分别担任讲师、导师。培训内容涵盖管理、财务、信息安全、一线业务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学员成长做铺垫。
2.学员选拔。U计划是一个让所有人互相学习、支持、帮助的平台,因此,在学员选拔上,采取全公司范围内自愿、公平的方式进行筛选。所有岗位员工均可报名。在自愿报名基础上,通过初试、复试的环节,选拔出本批次入围学员。对于复试未能入选的报名者,项目为其开设了预备班,同样有机会学习相关内容。
(二)课程设置
由于学员选拔来自全公司各个不同岗位,因此采取定制化课程形式。课程设置之初,项目组在全体学员范围内进行调查,针对学员们通用及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综合评估,安排业务时间,以每月2次课的频率开展课程。
每次课程前,会进行单独的、更加详备的课前调查,了解学员课程基础、明晰学习需求,以便讲师准备课程。在课程正式开始前,项目组对讲师团进行一对一课程培训,通过多次说课、磨课,确保课程输出质量。
(三)课后实践
课程内容结束,学员的实践即将开始。每节课后讲师为学员安排相应实践作业,学员需按期完成,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理论内容转化为学员自身能力。
项目实施中,会对学员进行分组,每组安排一名公司高管作为导师,对其进行课前课后辅导。学员在实践过程中,导师作为其有力后盾,帮助其消化课堂学习内容,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四)丰富活动
除了课上、课下各项学习实践之外,项目还为学员安排了各种各样活动,帮助其提升学习能力、组织能力。
1.拆书。U计划着重培养学员自身学习能力,通过拆书会的方式培养学员自学能力。
2.总结回顾。学员自发组织回顾总结交流会,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复盘,进行优缺点回顾评估,不断提升。
(五)结业评测
U计划作为领导力培养项目,在培训开始前就为学员安排了领导力培养计划,由学员自行建立各自领导力发展计划,经上级、导师协助修改,制作初稿,在学习期间,按时与上级、导师进行一对一回顾修改,一年之后,进行整体总结。
结业前,讲师、导师、上级组成评测团,一对一与学员开展结业答辩,并提出指导意见。
项目成果
历时一年,公司20位讲师、导师、学员上级、项目组成员完成了学员们的培训及教学、答辩,19名正式班学员顺利毕业。在一年中,项目完成20余次课程、活动,40余次整体实践交流,公司总裁亲自担任讲师、导师为学员辅导。
2020期是U计划首期开设,也是公司领导力建设的系统尝试。学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基层管理者,通过一年的学习,他们对于管理有了系统性的认知与实践,在本职岗位工作过程中有了更为灵活的解决方案,这得益于一年来的学习及实践。
今后,U计划将着眼于公司业务,设计制定符合业务实际的、员工需求、公司战略的一系列个性化培训方案。同时,项目在师资方面的投入会继续加强,担负起公司人才培养的重任!
(案例分享:蔺福杰,来源:《CSTD2021学习设计案例集》)
信必优
、
领导力
、
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