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出海”密码:海信如何从“产品输出”到“品牌深耕”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的今天,中国企业出海早已超越“单纯卖货”的初级阶段,进入“品牌深耕、本地运营、全球协同”的深水区。如何突破"品牌溢价低、本土化难、市场认知度弱"的行业痛点?如何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跃升?海信集团给出了一份可借鉴的成功经验。那么海信是如何通过人才培养与品牌出海的深度融合,破解中国企业出海的共性难题的呢?
海信的出海之路,不是偶然的市场红利,而是一套“战略-业务-组织”协同的体系化作战成果。从海外市场破局路径的精准选择,到“Local for Local”的本土化运营,再到通过案例赋能沉淀可复制的方法论,海信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战样本。
01
全球化实践的标杆价值:海信出海的商业密码与战略布局
海信的国际化征程始于2006年,经过近二十年的深耕细作,已成为中国企业品牌出海的典范代表。在过去长期的国际化探索过程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2024年,海信全球销售收入突破2143亿元,其中海外收入达996亿元,占比46.5%,真正实现了"研产销"全球一体化布局。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海信系自主品牌占比高达85.6%,连续6年荣登《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榜单,被评为"外国人最熟悉的十大中国品牌",并位居中国家电品牌首位。
以电视业务为例,海信电视在澳洲、日本等区域市场份额勇夺第一,在斯洛文尼亚、墨西哥等地市场份额位列第二,在德国、英国等欧洲市场跻身前三,展现出强劲的全球竞争力。
这一系列耀眼成绩的背后,是海信数十年国际化探索的深厚积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高端市场领域,海信成功打破了中国家电品牌长期以来的价格竞争困局,实现了真正的品牌溢价。
在全球化进程中,海信始终坚持长期主义,通过人才培养与业务赋能双轮驱动,构建起支撑永续经营的全球化能力体系。这种“做精做久”的经营哲学,正是海信能够在复杂国际环境中持续成长的关键所在。
02
出海实战方法论:三大模块破解核心痛点
海信的品牌出海并非“摸着石头过河”,而是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方法论,直击中国企业出海的三大核心痛点:海外市场破局路径、本土化深度运营、全球品牌塑造。
模块一:海外市场破局路径——从“机会识别”到“路径选择”
海信的海外市场拓展遵循“精准评估-分步切入-快速迭代”的逻辑,避免盲目扩张。
●机会识别:建立“市场吸引力-企业竞争力”评估矩阵,从人口规模、消费能力、政策环境、竞争格局等维度打分。例如,东南亚市场因人口红利、家电渗透率低等因素被列为“高潜力市场”,而欧洲市场因技术壁垒高、品牌集中度高,被定位为“长期攻坚市场”。
●路径选择:根据市场特点采取差异化策略——对成熟市场(如欧洲),通过“并购+自主品牌”双轨(如收购东芝电视业务快速获取渠道);对新兴市场(如非洲),先以ODM 模式积累经验,再推出自主品牌;对文化相近市场(如东南亚),直接复制国内成熟模式,缩短切入周期。
●快速迭代:通过“小步快跑”验证市场,例如在印度市场,先推出一款经济型冰箱测试需求,根据反馈3个月内迭代产品功能,最终实现份额前三。
模块二:本土化深度运营——从“走出去”到“扎下根”
“本土化”是出海的核心挑战,海信从业务规划、产品开发、渠道建设到客户维护,构建了全链条的本土化能力。
●业务规划:成立区域总部(如欧洲总部、美洲总部),赋予其人事、财务、决策自主权,避免“总部一刀切”。例如,海信欧洲总部可根据当地能源政策,自主调整产品能效标准,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产品开发:建立“全球研发+本地适配”机制,30个全球研发中心中,16个位于海外,深度参与本地产品开发。例如,针对中东市场高温环境,研发耐120℃高温的空调压缩机;针对欧洲小户型特点,推出超薄冰箱。
●渠道开发:采取“自建+合作”模式,在重点市场自建旗舰体验店(如德国柏林旗舰店),同时与本地头部渠道商(如欧洲Media Markt)深度合作,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
●客户维护:建立“本地团队+ 全球支持”服务体系,海外分支机构配备售后工程师,同时通过远程诊断系统对接国内专家,确保售后响应时效(欧洲市场实现24小时上门,东南亚市场48小时内解决)。
这种本土化运营的核心是“放权+赋能”:区域团队有足够的决策权,同时能快速调用总部资源(技术、供应链),实现“灵活而不散乱”。
模块三:全球品牌塑造——从“认知建立”到“价值沉淀”
海信的品牌塑造遵循“内容为王-渠道精准-文化融合”的原则,避免“大水漫灌”式营销。
●内容策略:聚焦“技术故事”与“用户场景”,例如通过“激光电视影院级体验”的内容,在社交媒体(YouTube、Facebook)传播;针对不同市场定制内容,如在印度结合宝莱坞元素制作广告,在欧洲与足球俱乐部(如拜仁慕尼黑)合作传递“激情”品牌调性。
●渠道选择:根据目标人群偏好布局——海信坚持布局体育营销强化自主品牌建设,先后赞助2016欧洲杯、2018世界杯、2020欧洲杯、2022世界杯、2024欧洲杯等5届世界顶级体育赛事,并成为2025世俱杯全球官方合作伙伴,品牌影响力乘势而上闪耀世界舞台。
03
“三实”案例工作坊:实战经验的“复制”与“传递”
为让更多中国企业借鉴出海经验,海信学院联合中国管理人才发展研究院推出“三实” 案例工作坊,将数十年实战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方法论。
“三实工作坊”的核心竞争力与方法论"
三实工作坊"的核心优势在于将海信几十年的出海经验系统化、方法论化。工作坊不仅分享海信在海外市场的具体做法,如何识别市场机会、选择出海路径、开发本土渠道、塑造品牌认知等,更提炼出可复制的"战法"与工具模板。例如,在品牌塑造方面,海信总结出"从'China for Global'到'Local for Local'"的本土化策略,强调融入当地文化,而非简单的产品输出。
工作坊直击中国企业出海的三大模块痛点:(1)海外市场破局路径:提供市场机会识别方法与路径选择模型;
(2)本土化深度运营:分享业务规划、产品开发、客户维护等实战经验;
(3)全球品牌塑造:揭秘海信在海外市场建立认知的策略与方法。
工作坊核心价值:从“经验分享”到“能力沉淀”
“三实”(实景还原、实例分析、实操演练)工作坊并非简单的“参访+讲座”,而是聚焦“实战落地”:
实景还原:走进海信全球总部、智能展馆,直观感受其研发、生产、营销的全球协同体系。例如,通过“欧洲市场反倾销应对”场景还原,展示从法务团队介入到政府关系维护的全流程决策。
实例分析:深度拆解海信出海的典型案例,如“容声 WILL 冰箱在东南亚逆势增长”、“海信电视在日本市场份额登顶”,剖析背后的产品策略、渠道打法、营销逻辑。
实操演练:基于海信的工具模板(如“市场评估矩阵”“渠道合作伙伴筛选标准”),分组完成 “某新兴市场出海方案”设计,由海信海外高管现场点评,将理论转化为实操能力。
工作坊的独特之处在于“方法论提炼”——不仅分享“做了什么”,更解析“为什么这么做”“如何复制”。例如,从海信欧洲本土化运营中提炼出“五步法”(本地团队组建→用户需求调研→产品快速迭代→渠道分层管理→品牌文化融合),企业可直接套用。
04
结语:出海是“体系战”,更是“持久战”
海信的品牌出海之路,印证了一个道理: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不是“单点突破”,而是“体系化能力”的胜利。从研产销全球协同,到本土化运营的精细化,再到经验的沉淀与复制,海信用数十年实践证明:品牌出海没有“捷径”,但有“方法”。
正如海信的实践所展示的:全球化的终极目标,不是 “把产品卖向全球”,而是 “让品牌扎根全球”。这条路或许漫长,但体系化的方法论与持续的能力沉淀,终将让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