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培训动态 学习案例 平安租赁:第九届专业创造价值——创新大赛活动
平安租赁:第九届专业创造价值——创新大赛活动
项目分享人:李冰琪、吴方棋、孟强
培养对象:公司内所有创新方向业务项目的成员
项目概述:平安租赁作为平安集团旗下聚焦于融资租赁业务的全资子公司,21年资产规模突破2800亿,稳居融资租赁行业的第一梯队。然而经过9年的高速发展,公司业务持续增长,目前面临来自内外部环境双重挑战。面对挑战,公司明确拥抱变革、破局立新,利用创新寻找业务第二增长曲线的发展战略。
站在转型的关键年,公司业务战略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型项目孵化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平安租赁人力资源部决定开展创新大赛赋能项目,以创新大赛为创新赋能关键破局点,以赛促学、学练结合,实现内部优秀创新经验的跨团队流动,用创新反哺业务,助力公司业绩增长。
第九届创新大赛以“创价值、赢未来”为导向,聚焦“产出和战略价值的实现”。公司各创新项目以组建战队形式参赛,比赛期间项目组采取差异化赋能方案,提升参赛成员创新能力,助力创新项目落地与价值产出。本届大赛3月份启动,12月份结束。历时9个月。通过设计比赛线、赋能线、宣传线交叉推进,初步实现大赛加速项目价值产出、提升成员创新能力、营造浓厚创新氛围三大活动目标。

项目背景
平安租赁成立于2013年,是平安集团旗下专注于融资租赁行业的全资子公司,矢志成为国际领先的、服务中小客户领域的、具备实质资产管理能力和运营能力的、科技型轻资本租赁公司。公司自成立以来业务持续高速发展,9年时间走过同业公司20年的发展历程,2021年资产规模突破2800亿、目前公司资产、业绩、净利润规模均位于行业前列。
在公司从战略2.0的巩固向战略3.0生态租赁进行突破的过程中,公司业务持续增长面临内外部双重挑战。从外部环境看,疫情、国际环境变化等原因造成部分客户需求降低、风险升高;同时随着利差收窄,银行业下沉、租赁空间进一步收窄,行业竞争加剧。从内部诉求看,公司多个成熟业务条线虽领先行业但增速回落,传统业务承压,急需开辟新领域、推出新产品;同时,公司战略转型升级,迫切需要现有创新业务的人才提升创新能力。
面对内外部挑战,业务创新能力此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创新,寻求公司更高的第二发展曲线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发展战略。这对公司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型项目孵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平安租赁人力资源部决定开展创新大赛赋能项目,以创新大赛为创新赋能关键破局点,以赛促学、学练结合,用创新反哺业务,助力公司业绩增长。创新大赛聚焦公司的31支战略创新项目,通过设计比赛线、赋能线、宣传线交叉推进实现项目的三大目标:
提升业绩:加速创新项目落地及价值产出,助力公司业绩增长
培养人才:促进创新经验分享与传播,培养提升成员创新能力,为持续发展储备力量
营造氛围: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发更多团队和个人参与部门创新探索

项目设计
2021年第九届专业创造价值——创新大赛活动综合前几届活动经验,根据公司新方向及外部环境变化,为更好进行创新赋能,促进项目间经验分享与价值产出,全面升级比赛规则与玩法。本届创新大赛为保证三大活动目标达成,创新设计比赛线、赋能线、宣传线三条推进线路,三线交叉协同推进。通过比赛线促进各创新项目优秀创新经验的交流分享,利用外界培训课程、内部导师、线上课、书籍、行研报告等资源,整合线上&线下双通道对战队在大赛期间进行全链路持续赋能培养,同时在各项赛事中通过投票、预测小达人等活动吸引公司全员广泛参与,营造浓厚创新氛围,激发全员参与创新。
比赛线
亮点1:路演、踢馆赛、晋级赛、王者赛四大阶段均有新玩法,让比赛更具新意、更加激烈
亮点2:灵活赛制、精准评比、多元传播等多手段并举,让比赛组织更具成效、更有影响力
赋能线
亮点1:把脉需求,精准赋能:共性需求集中性解决,个性需求自助式解决
亮点2:采用全链路赋能方案,分阶段赋能降低学习负荷,高管全程参与,促进实践转化
宣传线
亮点1:全赛程、多渠道宣传造势,全渠道覆盖宣传,让比赛有高温、赛后不降温
亮点2:利用公司资源打造专属传播渠道,设计大众参与触点,激发全员参与热情

项目实施
第九届创新大赛以“创价值、赢未来”为导向,聚焦“产出和战略价值实现”。大赛3月份启动,12月份结束,历时9个月。比赛线共分为战队路演、踢馆赛、晋级赛、王者赛四大阶段,赋能线根据创新项目阶段需求特点按需定制培养资源,宣传线通过高效利用现有宣传途径与打造独立活动官网相结合的形式实现全渠道覆盖宣传。
比赛线:公司各创新PMO项目通过组建战队形式参赛,31支首发战队通过战队路演形式全公司亮相,除首发战队外项目组还接受公司民间黑马战队报名。经过踢馆赛1V1或NV1踢馆PK,晋级赛1V1PK,最终12支战队成功闯入决赛同场竞技,角逐出“创新王者”战队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7名。为避免优秀项目因落地节奏与比赛不同步导致无缘决赛情况,特别设置王者赛复活机制,踢馆赛和晋级赛失败战队被复活后可直达王者赛。同时为保证比赛评比更符合创新项目实际落地节奏,评分表设置创新价值结果、业务市场前景、表述展示三大维度,分值按阶段动态调整。
赋能线:经过前期充分的需求调研和梳理,发现创新项目从方案设计到成果产出各阶段需求存在差异性,同时来自不同事业部创新项目需求既有共性,又具有一定差异性。针对以上需求特点,项目组采取全链路赋能方案,分阶段按需赋能,其中战队共性需求通过路演辅导、创新训练营、演讲赋能等形式集中解决,个性需求通过组建产研讨论会、大咖创新说、资料采购等形式由战队自由选择,个性化满足。为助力战队创新项目战略价值实现,特别邀请公司5位班子领导担任导师参与全程项目辅导,加速问题解决。
宣传线:借助职场电视、手机小程序、全员邮箱、知鸟等媒介,实现赛前有预热、赛中有直播、赛后有宣传,持续维护赛事热度。打造独立官网集中呈现大赛相关信息,作为各种活动及流程推送载体,同时沉淀创新资料。在四大赛事开始前通过预测小达人游戏,吸引全员参与大赛晋级预测,炒热比赛氛围。

项目成果
第九届创新大赛31支首发战队、3支黑马战队来自公司14个事业部,战队总人数200+。各创新战队紧跟公司“产业租赁、数字租赁、平台租赁、生态租赁”四张特色名片的战略步伐,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通过思考、探索、实践新方向和新方式,布局并赋能新领域,为公司追寻第二增长曲线贡献价值。经过为期9个月的比赛、赋能、学习交流与宣传,大赛加速项目价值产出、提升成员创新能力、营造公司创新氛围三大目标初步达成,项目成果受到公司领导高度认可。
价值产出:
创新大赛各战队经过踢馆、晋级、王者3轮比赛,角逐出唯一的“创新王者”称号战队。战队项目进度与业绩产出均高于往年,21年各创新项目内部创新评审通过率100%,实现总业绩产出100亿+,同比往年创新方向业绩提升10%。
人才培育:
通过分析创新战队的需求及特点,组织开展产品经理工作坊、产研讨论会、创新训练营、创新大咖说等多种形式的赋能活动,其中专项培训3次,受训学员全勤无缺席,课后评分4.9分,形成创新优化方案10份,创新主题课程被引进到各事业部引发口碑效应。大赛中各类赋能活动战队成员参训总人次200+,各创新项目方案随赛事及赋能活动推进持续迭代优化,王者赛获奖项目受到公司领导高度认可,参赛成员整体创新能力提升明显。
氛围营造:
大赛各阶段借助投票、预测小达人等全员参与类活动,共吸引了超过1000+的员工参与投票和预测,总参与人次2000+,专创网页PV3000+,创造了公司内部单项活动参与人次新纪录。同时通过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大赛期间吸引3支黑马战队报名,其中1支成功晋级到总决赛并斩获二等奖。
(案例分享:李冰琪,吴方棋,孟强,来源:《CSTD2022学习设计案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