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培训动态 学习案例 国网辽宁管培中心:2020年专业竞赛实施、管理提升及竞赛赋能
国网辽宁管培中心:2020年专业竞赛实施、管理提升及竞赛赋能
项目分享人:刘欣
培养对象:竞赛组织者、竞赛参与者
项目概述:“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回望时代发展浪潮,每一次波澜壮阔的发展背后都少不了千万个初心如磐的砥砺者在前赴后继。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作为育才、养才的培训管理中心,要做的便是充分发挥培训效能,从人才赋能入手,全面提升人均素质当量。因此“以赛促培、以培促效、以效促竞”的竞赛—培训—提效闭环管理培训体系研发课题营运而生。随着党的二十大临近,国网辽宁管培中心立足实际业务,深挖自身短板,寻找突破点位,最终确立要建立一套跟踪、赋能一体化竞赛培训管理体系的目标,为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做出新贡献。

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人才强企战略,深入实施公司“一体四翼”发展布局,协同推进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电力行业内部每年除培训、学习之外,还会举办各类专业竞赛。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由系统各级单位、专业部门、中电联等组织的知识竞赛、技能竞赛等多达30余个,以赛代训、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已形成了一种培训气候,而辽宁公司的竞赛排名很少能闯入前列。在此背景下,为竞赛赋能,并以此为契机营造内部以赛促学的良好氛围,成为公司一项重要任务。公司根据不同专业发展定位,进行全方位科学布局,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补短板、锻长板,有序提升竞赛水平。
2020年之前,公司已做过一些改善工作,比如起草颁发竞赛管理实施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作一些标准化流程、模板工具表单等,然而对标兄弟省份,尤其是经常获奖的省份,仍然发现一些问题:第一,竞赛组织不规范,选拔规则不清晰,竞赛组织协作流程不顺畅,因为各个岗位编制有限,很难调出人手保障竞赛的训练和组织,还会出现互相推诿,分工不清的现象。另外在参加国网公司集训备赛阶段,整体集训效率较低。第二,公司各个专业部门竞赛组织者与培训中心,抽调不出优秀教练,缺少命题专家,而竞赛组织和服务保障团队同样经验不足,专业性不强,团队作战能力较弱,以致赔上时间和经费,成绩也不尽如人意。
针对辽宁公司竞赛现状,国网辽宁管培中心与公司人资部共同制定“竞赛管理与赋能齐头并进”的项目方针,并将具体项目目标锁定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落地竞赛体系。借助项目能够落地现有《专业竞赛工作指导手册》,并补充竞赛实施管理细则,使竞赛协作顺畅,职责清晰,效率提升;第二,培养竞赛人才。通过项目赋能,至少培养出30名专业竞赛参与人才,并具有较高专业度和带赛水平;第三,提升竞赛绩效。在上述一、二项目标基础上,还要在竞赛成绩上有所突破,能够通过项目集中攻破竞赛难题,建立相关支持系统,缩短竞赛集训周期,科学高效备赛,提升竞赛成绩。最终做到既解决竞赛人才梯队和提升能力,又解决训练效能和竞赛成绩排名。

项目设计
项目内容设计以四版块、三锁定和两跟踪为主线。项目全景设计如图所示:
在项目设计的流程线上,考虑到项目特性,决定在竞赛进行中赋能,但在年初因为疫情影响无法准确敲定每个竞赛的时间,最终决定根据目标进行分类,包括四大版块:赛事跟踪及辅导、管理文件及方案、人员培养与赋能、辅助支持与工具。
在项目设计的内容线上,实行“做中学,学中做”,将课堂安排在竞赛现场。在赛事跟踪及辅导版块,选定4项赛事,安排外聘专家与教练、选手同吃同住同训,现场带教,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无转场。在管理文件及方案版块,针对竞赛体系落地,找到原有文件不能落地的原因,进行修编,并针对空白项,考题编制和题库搭建入手。在人员培养与赋能这个版块,全部课程均为量身定做,除授课外,也会在竞赛中实地指导实践工作。在提升成绩的辅助支持与工具这个版块线上,设计心理支持,研发记忆工具,设计手机小程序等,为选手和教练提供有效辅助与支持。
在项目设计的运营线上,做到“三锁定”,即锁定靶点,由“做什么”定制“学什么”;锁定角色,组织教练、竞赛组织者和命题专家三个角色进行赋能和认证考核;锁定工具,关注表单模板小程序,建立标准化工具箱。以及“两跟踪”,即跟踪过程和结果,以结果为导向,同时关注项目全流程促进结果达成。
在项目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学习设计六度模型,即关联度、支持度、匹配度、参与度、实践度和感知度。这六个维度相对独立,相互承接、相辅相成、相互支撑,不仅是学习设计的方法论,更是评估设计有效性的6个标准,为项目落地实施提供助力。

项目实施
项目在具体实施上,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一、在赛事跟踪及辅导阶段,内部专家联合外聘专家首先对公司竞赛和国网集训进行深度剖析,将公司竞赛分为“团队组建、方案制定、竞赛组织、总结应用”四个环节,将国网集训分为“集训方案、团队组建、资源准备、集训实施”四个环节。之后采取“找问题点,给知识点,改行动点,看评估点”的方式,深入各个环节逐一攻克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竞赛相关方共同走标准化的“窄门”。
二、在竞赛管理文件及方案优化阶段,本着把文字落地为真标准真流程的原则,通过工作坊制定手册,再实战检验,之后进行增、删、修,打造实战型工作手册。制度定稿后,做好营销推广,并做好有效利用,同时搭建线上征题、命题、考试系统,推进教育平台智库建设,进一步增强支撑竞赛服务的保障能力。
三、在人员培养与赋能阶段,适赛适练量身定做学习线,围绕科学命题、高效组织、带教能力提升,精准开发六门核心课程,为命题人,组织者,教练团队提供支持,持续为竞赛赋能。同时,训后会整理行动数据及考试成绩,并进行认证。通过内部公众号宣传首批通过认证的金牌教练,激发各类人才活力,为公司发展培育新动能,为公司战略实施提供不竭动力。
四、在辅助支持与工具研发阶段,针对国网竞赛特点,为选手们提供了定制的记忆力提升训练、方法以及小程序等工具,真正做到记得快,记得准,考得稳。在集训设计中,针对集训任务重,单项突破任务多的特点,给出集训训练计划进度总设计;针对选手封闭集训的心理问题,设计心理支持干预游戏和心理辅导;针对不同选手操作技能稳定性,设计选手训练护照,针对理论分数提升,设计理论训练执行表、错题本工具。整体上做到规划无遗漏;训练进度紧;训练效果可视化;关键任务有提升。

项目成果
此次项目的核心目标是为竞赛赋能,提高竞赛成绩。通过公司精心组织,扎实开展,最终成果显著,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在2020年度项目覆盖的四项竞赛获奖情况如下:
1.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0变电运维技能竞赛中,获团体三等奖;个人一等奖(1名);个人三等奖(1名);
2.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产业部省管产业单位配电技能竞赛中,获个人三等奖(2名);
3.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规划及配电网规划专业调考中,总排名第四名(总计32名),其中处级干部调考个人排名全国第四名;
4.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配电线路工(10千伏路带电作业)中,获团体三等奖;个人二等奖(1名)。
累累硕果彰显育人实效。此外,公司还收获各类相关交付,通过工作坊产出方案手册5套,通过研发,认证和挑战性任务,产出原创课程六门,并认证了40名竞赛相关专家,以及通过萃取产出原创竞赛辅助工具19套。此次项目的成功,为国网辽宁管培中心未来的项目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成为内部标杆,体现了项目开发的有效性,具有推广意义,为全面提升公司竞赛水平做出新的贡献。
(案例分享:刘欣,来源:《CSTD2022学习设计案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