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培训动态 学习案例 通用技术环球医疗:青年干部训练营
通用技术环球医疗:青年干部训练营
项目分享人:郭跃
培养对象:下属医疗机构青年干部
项目概述:随着医疗业务的深入推进,纳入通用环球医疗集团管理的医院已达50余家,面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公司需要强化各级机构人才梯队的建设,进一步在关键管理岗位上储备核心人才。青年干部作为“腰”部力量,是组织稳步发展的中流砥柱,组织持续前进的动力源泉,也是组织破局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此,环球医疗启动青年干部训练营,帮助青年干部拓宽全局视野,改变思维模式,培养管理意识,引领公司发展。项目以党性修养、医院管理、领导力提升三个领域为出发点,采用线上预习、集中学习、落地转化工作坊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统筹开展。学员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课后学习成果转化,关注如何有效地将学习内容落地为管理实践,从而切实提升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并通过学中干的方式,有效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项目背景
通用环球医疗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医疗健康为主业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以医疗健康为主业的国有骨干企业。环球医疗长期专注于中国高速发展的医疗健康产业,以医疗服务为核心,金融服务为基础,凭借现代管理理念、专业人才团队、优质医疗资源、雄厚资金实力以及包容进取的企业文化,努力打造值得信赖的医疗健康集团,逐步构建共享共赢的健康产业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央企办医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集安全、有效、可及、人文于一体的质量医疗服务。
环球医疗的定位是以央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人提供“有尊严”“有温度”的医疗服务,让医疗回归初心,让百姓体面就医。目前,公司总床位数超1.6万张,员工超15000人,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医务工作者,比如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在实际工作中,环球医疗也会像很多技术型公司一样面临管理困局:如何让技术专家成为优秀的团队Leader。
一台手术,一般需要几个人或是几个科室的配合。作为主刀医生,他们不仅是技术专家,同时也是一场战斗的指挥者,即便是日常诊疗,也要扮演好诊疗项目的项目经理角色。优秀的医生,不只是医学专家,还是跨团队协作高手,是能打造出“海底捞”式服务的“店长”,让科室不只是科室,还是实现“让患者体验有尊严、有温度的医疗服务”这一企业使命的一线堡垒。但实际情况是,公司长期以来忽视管理技能的培养,医生对管理方面的内容接触很少,下属各医院管理人才匮乏,人才培养缺少体系化。在此背景下,青年干部训练营应运而生。

项目设计
青年干部训练营的目标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明确了两大培养目标:
一是提高学员的通用管理能力,扭转凭经验和直觉做管理的现状;
二是提高学员的医疗管理水平,为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和能力的管理人才。
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项目明确了三个主要策略:
一是改变思维,专业上回归以患者为本的医学人文精神;管理上学习体系化的管理工具、方法和理论;
二是拓宽视野,学习国内外其他医院的优秀管理理论和运营实践;
三是训战结合,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管理问题为抓手,提高培训转化率。
同时,项目还设计了三个辅助策略:
一是提供舞台,让学员有机会站上讲台,分享成功实践,让组织内生智慧流动起来;
二是自身认知,让不同医院的员工在一起学习,充分体验什么是“团队”,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初心”;
三是借力党建,让学员深刻感受党员的使命和央企的担当。

项目实施
本次项目的实施周期为7个月,整个项目采用多线设计。
一、集中培训
3月,项目启动后首先开展了需求调研,结合多方需求进行项目设计,并于4月、9月、10月组织三次线下集中培训,帮助学员实现管理与专业的双提升。首次集训中,项目安排了党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最后一次集中培训增加结业仪式环节;同时在每次集训前,都会安排训前考试,了解学员薄弱项,有针对性地调整授课方向。而在训后,学员也需要结合实际工作完成实践报告。
二、在线学习
每次集中培训期间,项目会发布在线学习任务,作为线下课程的补充,每1-2周2-3个内容,让学员可以灵活的、有针对性的学习。
三、行动学习
在集训中,项目团队安排了行动学习工作坊环节,收集学员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之后,以问题为牵引,通过共创研讨,帮助学员转化应用所学内容,同时推动问题解决。
四、经验萃取
项目启动时,针对学员组织了一场经验萃取和表达技巧的培训。之后在学员中选出6位优秀代表,提炼实用管理实践,在后续的集中培训中进行分享,让更多学员了解身边的先进管理经验。
整个项目实施主要有四个亮点,分别是强专业、强转化、强表达、强交互。
1.强专业
在授课讲师选择上,综合考虑权威性与专业性。首先是党课,邀请到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杨克勤教授,在医院人文服务、医院绩效管理和科室发展方面,分别邀请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北京朝阳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的资深专家来授课。大咖助阵,瞬间提升课程含金量,很多实用内容都被学员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2.强转化
这个部分是整个培训体系当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帮助学员从专家角色转化到管理者角色,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包括思维转化和成果转化。项目在课程选择上按照“认识自己-认识团队-激活团队”的思维模式设计安排,帮助学员进行思维转化。同时,配套相应的行动学习工作坊,通过将课程内容在课上直接进行成果转化,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3.强表达
给学员表现的舞台本身就是赋能,从学员中选出6位来自不同医院不同科室拥有优秀管理实践经验的学员代表,分别从心电监护、胸痛中心建设、省重点学科打造、医养融合、空中120急救、科室团队建设六个方面进行现场分享。通过互动提问,彼此经验交流、互通有无,让知识、让智慧流动起来。对于分享者来说,讲述优秀管理实践可以强化作为管理者的自豪感,进一步突出从专家到管理者角色转化的目标和体验。
4.强交互
首先是天使卡环节。开课前给每个人一封信,里面有一张卡片,上面给每个人安排了与另一位本组以外学员的情感任务,比如帮对方拍美照,和对方一起吃早饭,每天夸对方5次,让对方说出最骄傲的事情,和对方一起散步等等,帮助学员打破原来小组的界限,增加跨小组的交流和互动。
其次是视觉化呈现。将3门通用管理课程内容进行视觉化呈现,方便大家进行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塑造了一种场域增进了学员之间的交流。更有学员想到以这种方式用呈现某些医疗图像,或许可以大大增加患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之后是大合影。这次青训营最后的合影,打破以往站成几排架起条幅的模式,在会议室的一角,用桌椅进行简单布局,最终拍出全家福的感觉。
最后是沙漠徒步活动,这也是本次项目的点睛之笔。通过一次长距离沙漠穿越,让大家共同战胜天敌,回归医疗本质,回归从事医疗行业的初心。三天两夜的沙漠之旅让大家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项目成果
本次项目共有来自10个城市16家医院的33位青年干部代表参加,全年完成5次集中培训,面授课程8门70小时,团队工作坊3次10个小时,有3次共计6人、6小时的学员代表经验分享,线上课程26门累计学习时常500分钟。项目主要成果体现在三个方面:
1.组织层面,产出一套统一的管理语言和管理工具,比如贝尔宾团队九大角色、SWOT和5W2H分析法等,传授一套有效的管理提升的方法和工具,通过项目实践,形成统一的组织语言,打破组织之间的沟通壁垒,提升组织内部运营管理能力,增强组织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业务层面,产出一套标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比如问题分析与解决的方法、复盘四步法、团队头脑风暴法等,并聚焦学员所在医院的实际问题,通过小组共创和个人实践相结合,产出一本实践案例集(64个实践案例)。90%以上学员完成了对学习内容的转化,比如带着人文服务课程下沉到下属医院;启动人文服务同理心行动;对多发病例复盘提升医疗质量;发动科室成员共同解决问题;在团队中应用团队角色管理工具等。
3.个人层面,帮助学员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和方法,90%以上学员认为学习内容对工作有效、有启发。扩大了学员的朋友圈;95%以上学员认为开拓了视野,走出了舒适圈,打破各医院之间的交流壁垒,加深了学员之间的认识和交流,为各医院之间的互动交流打下基础。
这次青训营不只是培训,更是教育。未来,青训营将点燃更多医务工作者,回归医疗本质的那团火,自我要求成长的那团火,把学习从被动转为主动的那团火。
(案例分享:郭跃,来源:《CSTD2022学习设计案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