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培训动态 专业动态 教练制与导师制的八个根本区别
教练制与导师制的八个根本区别
导读:
本文系统解答了教练制和导师制的各自涵义、驱动力、与管理的关系等,以及两者之间的八大区别。清晰简明,绝对干货,推荐给需要了解的朋友们。

教练制从根本上说,是短期的、面向任务的
•教练关注于扎实的技能与知识领域内的专业发展
•教练与学员之间的关系不重要,教练的资格很重要


导师制从根本上说是长期的、以关系为导向
•导师关注学员个人的自我转换和管理,包括工作和个人生活
•导师是否了解每个任务的方方面面并不重要
•导师与学员不仅是教学,更是互相促进


教师是二者的一个参照
•教师是二者之间独一无二的结合,并且是呈现二者差异的极好例子。
•教师不仅专注于为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提供短期支持,而且还为学生在校期间保持或者提升他们的行为及成绩提供长期支持。


教练制与导师制的6大根本不同点


1.驱动力是什么

教练制的驱动力是什么?
•教练制基于获取知识和提高个人投资回报率的需求。
•一旦这两个目的达到了,教练行为即可停止。
导师制的驱动力是什么?
•导师制是由对未来发展的渴望而产生的。导师制很难量化,它注重人际关系,很难去衡量。
•观察变化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直接的投资回报率或类似的东西不能驱动导师制的产生。




2.与管理之间的距离


教练制与管理层之间的距离
• 教练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个人的技能或知识,管理层需要了解教练制产生的成效。
• 教练必须将进展反馈给管理层,进而衡量教练的价值。
导师制与管理层之间的距离
• 学员与导师之间的讨论应该是保密的,以此对他人设立一个“安全空间”。
• 这个距离意味着员工可以大胆地与导师讨论他们的困惑,而不必担心会给他们的就业、前途或者政见带来影响。



3.与金钱的关系


教练制与金钱相关
• 教练最终是要获取报酬的• 外部教练的服务需要收取费用,并且可能需要你为他们推荐更多的工作
• 内部教练可能在职权或薪水上获得提升,或者让他们离升职更进一步。他们将通过指导团队的直接工作流程获得利益
导师制与金钱无关
• 导师从来不会因为指导而收费。
• 缺乏这层关系则意味着导师的工作带有金钱难以企及的明确意图。
•导师的绩效与金钱没有联系,这为导师制提供了有别于教练制的客观性。



4.关注点是什么


教练制要专注于思想
• 教练应该熟知所教练的内容,并以传播知识为目的。
• 教练不必考虑观点如何与业务相连,只考虑个人能够完成即可。
• 如果急需补救学习或者运行的工作中有此需要的话,教练制可以当作“速效”贴 。
导师制要专注于业务
• 导师几乎要一直参与内部业务,并了解业务的历史、背景和运作情况。
• 导师可能同时督导很多员工,并允许个人从该关系网中获益。
• 导师制不能作为应急的方法,且导师不能在短期内影响商业决策。



5.如何改变企业文化


教练制如何改变企业文化?
• 教练制可以是学习的快捷途径,但它不擅长改变企业文化。
• 理解一种新思想很容易,但改变行为或思维习惯需要长时间和丰富的经验支撑。
导师制如何改变企业文化?
• 导师最容易去改变企业文化,因为他们会与很多员工长时间接触。
• 导师与员工之间专注于“变得更好”的这种关系能够改变企业文化。
• 导师甚至可能被他们督导的人改变。



6.单项与双向问题


教练制是单向的
• 教练制的重点是开发客户的能力,也即个人的技能要被教练——大多数的学习应该是在教练过程中进行的。
• 教练制中员工学习的途径是单向的,可以采用一对多的形式,如同一位教师在教室里教学。
导师制是双向的
• 导师不是员工个人工作领域内的专家——他们的角色是以关系为导向的,并允许双方互相受益。
• 许多导师表示完成指导后,他们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并获得了新的视角。
• 企业内的认同感让企业、导师双方都成长了。



最后,我们要指出的是内部教练制的好处。
• 对同事进行教练意味着员工能够发展你所辅导的技巧。
• 发展教练制文化意味着员工可以从对自己工作的分享中获益,这通常会提高他们对自己工作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