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淑娇
《CSTD2019学习设计案例集》
2019-01-01
【培养对象】课程开发导师
【项目概述】
达能于上世纪 80 年代末进入中国市场,经过持续深耕和不断探索,在中国市场均获得了长足发展。达能集团制订的人才 2020 计划中,要求发现十万达能人, 这对“员工专业能力发展”提出要求。在此背景下,达能推出课程开发导师培养项目,旨在寻找能在企业内部可持续孵化高质量新课程的解决方案。通过项目的实施, 公司完成了 9 门课程的开发,不仅沉淀了经验,更建立了持续的新课程孵化能力。
项目背景
达能于上世纪 80 年代末进入中国市场,并成立达能(中国)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经过持续深耕和不断探索,中国已成为达能全球第二大市场,如今,达能的核心业务在中国市场均获得了长足发展。达能集团制订的人才 2020 计划中,要求发现十万达能人。在愿景的实施过程中,公司发现“员工专业能力发展”非常重要。但公司内部的课程开发体系不够完善。学员认为,课程过于枯燥,培训略显鸡肋, 没有效果。负责开发课程的专家则认为,培训效果不佳,是因为得不到系统指导, 缺少及时有效的外部培训。业务领导也提出,培训课程出现重复采购,无沉淀、无传承的现象,课程质量有待提升。与此同时,公司的业务发展对员工专业能力的打造也在提出新的要求,新的课程亟待开发。课程开发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
在此背景下,达能推出课程开发导师培养项目,旨在寻找能在企业内部可持续孵化高质量新课程的解决方案。
项目设计
首先,达能在业内联系了多家知名的咨询公司,选定有类似课程开发导师培养项目成功经验的供应商。
经过大量调研和讨论,确定了培养路径,即通过课程开发技能和辅导技能的培训,实现技术专家向课程开发导师的转变。
在项目开展前,公司从 4 个方面着手,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1.业务部门支持:获得工业副总裁至上而下的支持。
2.导师持续驱动:从启动会的动员、到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强化导师内在驱动力, 最后认证完毕后给予认证的激励,保持这些兼职导师有持续驱动力。
3.实现精益宣传:通过公司内企业号、通讯稿、邮件、视频等途径进行宣传, 让同事了解导师认证过程和贡献,也启发同事重新认识课程开发过程。
4.项目管理实践:项目方式来进行管理,包括项目目标设定、组建团队并明确职责、设定项目进度表和里程碑等。
项目实施
项目启动后,根据辅导意愿、专业知识、逻辑思维、沟通影响和学习创新五个方面确定候选人提名标准。随后通过访谈,领导确认,完成课程开发导师的筛选。
项目为期 4 个月的,包含前置学习、现场集训、辅导实践和导师认证四个环节。
1.前置学习为期 1 个月。学员是业务专家,确实课程开发的入门者,因此通过课程开发基础学习和考试、公司现有教材试点评,强化学员对课程开发理论的理解。同时安排学员参与新开发课程的调研,需求调研既是学习转化的过程,也是提前了解后续待开发课程的真实需求,为课程开发做准备。
2.现场集训为期 3 天 2 夜的工作坊。主要目的是帮助学员掌握开发工具和辅导流程的方法论。在前期会安排学员特训,通过大量演练,熟悉实际流程。随后学员会与主题专家一同演练,输出新开发课程的初稿。
3.辅导实践为期 2 个月。本阶段由辅导主题专家对课程初稿进行优化和标准化, 通过学员的实践、反思,打磨出课程终稿。在此期间,辅导专家也将出具辅导报告, 帮助学员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4.导师认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专家会依据学员全程表现,如项目参与度、专业知识、辅导效果进行评估打分,并给出认证建议。认证完毕后,还会为学员同时设计后续课程开发流程和导师个人发展计划。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导师组、课程开发师组各司其职,实现项目的自组织管理,完成了大量的课程开发任务。
通过课程开发导师培养项目,达能顺利实现最初目标,完成企业内部可持续孵化高质量新课程的解决方案。
具体成果上,首先培养了七位课程开发导师,打造了达能的课程开发导师团。其二,在项目实施期间,学员在接受培训的同时,完成了新课程的开发,一共九门新课程,每门课程都达到公司内部培训课程标准,即包括课程大纲、讲师材料、学员材料及工具箱。新课程开发后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短时间内提升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其三,沉淀了一套课程开发流程 & 工具箱,并且已经验证了有效性,通过在公司其他部门进行复制,发挥了更大的效用。最后,课程开发导师培养项目为公司带来新课程孵化的能力,未来能够轻松解决公司课程开发的需求。
项目在结束后,得到利益相关方的高度肯定。就学员而言,他们能够通过培训感受到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加乐意去积累和沉淀经验。就专家而言,他们同样有效地梳理了原本零散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经验体系。就公司而言,该项目实际上是打造了一个人才梯队,由课程开发师主攻课程开发,内训师主攻授课,各有所长, 同时又形成合力。
与以往项目相比,这次项目主要有三个亮点。第一是创新,将课程开发导师这一角色引入企业培训,是一种提升企业解决培训需求能力的创新思路,这在很多企业都适用,能够帮助企业沉淀经验,节约开支。第二是创造,在整个项目中,所有学员都在以产品的思路创造课程。这就要求学员在开发课程时,不断挖掘用户真实需求,打造出真正解决员工痛点的课程,这与单纯引进课程的效果是全然不同的。最后是价值,项目的运营给相关利益方带来了是实实在在的收益,也因此,项目得以成功实施,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发光发热。
(案例分享者:蔡淑娇,来源:《CSTD2019学习设计案例集》)
达能中国
、
课程开发
、
内训师
、
学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