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培训动态 学习案例 国网江苏电力:优秀领导人员走出去研讨培训项目
国网江苏电力:优秀领导人员走出去研讨培训项目
【培养对象】处级领导

【项目概述】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于 2023 年启动了“优秀领导人员走出去研讨培训项目”,旨在通过走出电力行业,学习央企和非电力行业的标杆企业,以提升公司领导人员的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该项目聚焦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导人才,促进国网江苏电力的高质量发展。培训内容涵盖政治思想教育、企业管理实践、数字化转型等多个方面,并通过现场教学、沉浸课堂、思辨课堂等形式,帮助领导人员在理论与实践中深化理解,推动企业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项目背景】

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尤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速推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国网江苏电力作为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响应号召,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公司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如何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培养出具备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领导人员;另一方面,如何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路径,成为摆在公司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国网江苏电力意识到,传统的培训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公司决定突破地域和行业的限制,借鉴外部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特别是那些在科技创新、企业管理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通过组织高层管理人员走出公司,深入学习其他央企和民企的成功之道,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提升战略思维,还能促进跨行业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这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企业家精神的要求,鼓励领导人员争先领先、敢闯敢干,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此外,国网江苏电力还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强化领导人员的政治素质,确保他们在工作中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此,培训特别设计了“寻足迹学思想”环节,带领学员前往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如福建、浙江等地,感悟其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和为民情怀,从而更好地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指导实际工作。

国网江苏电力推出的“走出去”培训项目,既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也是公司在新形势下寻求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通过这一项目,公司期望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秀领导人才,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项目设计】

一、培训线路与内容设计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精心策划了三条具体的培训路径,分别在深圳、福建和浙江展开。

深圳线:重点学习改革开放 40 周年展览馆、莲花山公园等红色教育基地,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同时走访华润集团、华为等企业,学习其多元化经营、数字化转型等先进管理经验。

福建线:深入参观“3820”战略工程成就展、三坊七巷红色史迹教育阵地、摆脱贫困馆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维、为民情怀和调查研究方法;并访问安踏集团、海康威视等企业,了解其数智化转型和智能物联创新实践。

浙江线:探访安吉余村、枫桥经验陈列馆、杭州国家版本馆等,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和矛盾治理范式;同时考察阿里巴巴、宁德时代等企业,探讨数字化转型、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等前沿话题。

二、“三循三学”三大学习路径

寻足迹学思想:通过前往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如福建、浙江、深圳等地),带领学员深入学习总书记的战略思维、为民情怀、调查研究方法等,增强学员的政治定力和理论素养。

寻标杆学一流:走进国内一流的央企和地方企业,学习其在科技创新、企业管理、经营业绩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帮助学员拓宽视野,提升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

寻先进学管理:访问民营企业,尤其是那些在数字化转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企业,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实践,激发学员的创新意识和拼搏精神。

三、培训内容

政治素质提升:通过红色教育基地的学习,强化学员的政治意识和党性修养,确保他们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管理能力提升:学习一流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创新实践,帮助学员提升战略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数字化转型:重点关注能源领域的数字化改革,学习华为、阿里巴巴、大疆等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升学员在这一领域的创新能力。

乡村振兴与社会责任:学习枫桥网格化治理经验,探讨如何将这些经验应用于电网企业的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项目实施】

一、课堂形式与教学方式

培训过程中采用了两种主要的课堂形式,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员的参与感和思考深度。

沉浸课堂:通过高新技术体验和现场参访教学,让学员亲身体验企业的最新技术成果和管理模式。例如,在华为、大疆、云天励飞等企业,学员们不仅参观了生产车间和研发中心,还参与了实际操作和演示,深入了解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思辨课堂:与企业高管进行面对面交流,围绕专题展开讨论,促进思想碰撞和深度思考。例如,在华润集团、阿里巴巴等企业,学员们与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多场专题研讨,探讨了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等议题,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和思维方式。

二、培训组织与管理

为了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国网江苏电力管理培训中心在前期进行了充分的策划和准备,包括调研踩点、编排行程、实施评估等环节。

前期调研:针对每一条培训线路,团队多次前往各参观点进行实地考察,确保每个教学点都能为学员提供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例如,在深圳线中,团队多次走访华润集团,详细了解其 6S 战略管理和 5C 财务管理的具体实施情况,确保学员能够从中获得切实可行的经验。

行程编排与协调:根据学员的工作安排和培训需求,精心编排了详细的行程表,确保每个环节紧凑有序。同时,培训中心与各参观点、企业高管保持密切沟通,确保培训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在福建线中,团队与安踏集团、海康威视等企业提前协调,确保学员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丰富的学习体验。

实施评估与反馈:培训结束后,培训中心对整个项目进行了全面评估,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培训的优化提供参考。例如,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形式,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形式和效果的评价,及时调整和完善培训方案。

三、培训要求与考核机制

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培训中心对学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尤其是“111 点”问题回答机制,即每个学员在培训过程中需要找到一个印象最深刻的案例,并基于该案例进行思考,提出今后工作中的应用方案。这种机制不仅促使学员在培训中保持高度的思考和参与,还为他们提供了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机会。

此外,培训中心还通过知识实验系统定期跟踪参培领导的成长路线,观测他们在各自工作领域中的实践情况,从而侧面评估培训的效果。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学员个人的成长,也为公司整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项目成果】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的“优秀领导人员走出去研讨培训项目”在提升企业领导人员的战略思维、创新能力及管理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形成最佳实践案例,推动内部变革

通过培训,公司提炼了 58 项针对性强、实用性好的特色做法,并引入了 49项外部最佳实践学习项目。这些成果被编制成 83 个推广应用方案,为电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形成了“光储充 +”微电网建设探索实践、建筑微电网场景和工业微电网场景等多个示范项目。

二、促进乡村振兴与供电可靠性的提升

学员们借鉴了枫桥网格化治理经验,实施了“村网共建”模式,有效提升了乡镇地区的供电可靠率。据统计,去年累计建成了超过 600 个乡村电气化项目,打造了 20 个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示范点,并创建了 10 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使乡村地区的供电可靠性达到了新高。

三、加速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

培训促进了江苏电网与华为、阿里等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合作。具体成果包括全国首个全息数字电网的建成,以及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完成不停电作业现场勘查。此外,基于华为算力底座和盘古大模型的电力大模型应用也得以落地,进一步提升了领导人员的数字化视野和格局。

四、增强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能力

通过与外部企业的紧密合作,江苏电力加速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2023年,公司新增电网投资约 80 亿元,新增充电桩 43.94 万台,使得风、光等清洁能源在江苏实现了全额消纳。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清洁能源的利用率,还增强了领导人员的战略思维和调查研究能力。
(案例分享:刘璐,来源:《CSTD2025中国企业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