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培训动态 学习案例 南方航空:云T计划
南方航空:云T计划
项目分享人:朱笑影
培养对象:业务侧数字化潜力人才
项目概述: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云T项目,它是一个面向数字化转型,将业务赋能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新型培养实践。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描述云T项目,那就是,云T学员+1个模型+2条路径+3边工程=价值创造+管理提升,将学习转化为各类项目成果,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公司创造价值。它是南航首个企业级的数字化转型培养项目,被列入公司级项目进行运营。该项目首次在培训中融入阿米巴经营理念,激发学员的价值创造和核算意识。南航希望云T架通途,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项目背景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简称南航),总部设在广州,于1991年2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是中国运输飞机最多、航线网络最发达、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南航年客运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机队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是中国航班最多、航线网络最密集、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
“数字经济”已经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它代表了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习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实施面向未来的人才战略。在国资委对央企的数字化转型调研问卷中,也提出培养企业架构师和流程专家的相关建议。
从民航业发展看,数字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的新阶段,民航企业都在寻找新的价值创造方向。
对南航而言,数字化转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而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打造一支有系统思维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队伍,从企业架构的全局视角、全流程视角重新审视业务,推动业务变革,为未来赋能。而从南航的现状来看,仍存在数字化认知不统一、能力不均、人才不足、数字文化氛围不浓等情况,难以支撑集团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同时,南航在推行的双中台建设要求系统互通互联没有竖井,但内部信息化需求主要是自下而上提出,这对顶层架构人才的先进性、前瞻性均提出一定要求。因此,在国家战略、行业发展和企业转型的多重驱动下,南航基于架构设计的,针对数字化人才培养的云T计划应时之需、应运而生。
结合外部环境要求和内部管理需要,云T计划明确了三大目标:首先是承接战略,输出1套全公司统一的架构方法、语言和体系,让业务和技术人员可以在同一语境、语义下进行沟通;其次是赋能业务,聚焦业务痛点,孵化项目,实现6000万元价值创造;最后是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流程管理人才和企业架构师,同时探索适合南航数字化转型的新型培养模式。

项目设计与实施
项目基于ADDIE模型和6D法则,摸索出1个模型、2条路径、3边工程的123新型培养模式。1个模型是人员甄选的基础和能力培养的方向,2条路径是业务赋能和价值转化的核心环节,3边工程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效保障。他们相辅相成、环环相扣。
一、1个模型
通过组织外部咨询和内部调研,项目针对业务侧人才,形成了南航的数字化人才能力模型,包含6个主要能力:航空专业能力、创新意识、架构设计能力、流程管理能力、战略执行力和组织协同力。
其中的航空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开展行业创新的基础能力;架构设计和流程管理是将创新点子具化为方案的核心能力;战略执行和组织协同是保障数字化解决方案落地的重要能力。之后,根据能力模型设计综合测评考题,选出60名潜力人才,来自17家业务单位,覆盖航空运营全体系,按南航核心业务方向分为3个序列,根据学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并结合个人意愿,组成12个战队,各战队配备技术支持人员。
二、2条路径
围绕“思维转型到实践落地”,云T开展了分层次、分阶段、多形式的体系化培养,设计出“能力提升”和“价值变现”2条路径。一方面通过培训、实践和专项辅导,快速提升学员能力,点亮能力树;另一方面通过行动学习,落地价值创造项目,用数字化手段解决业务痛点,实现价值变现。2条路径同步推进,各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置明确的考核任务和交付物。
在“能力提升”路径,阶段一是课程培训和方法论导入,该阶段课程会全面覆盖企业架构和流程管理领域的方法论、最佳实践,以及南航数字化转型实践。阶段二采取PK对抗开展流程架构实践,将云T学员分为红、蓝两军,通过业务调研、现场PK、讨论优化等模式进行流程架构设计开发。通过实践,帮助学员形成看问题的新思路,从端到端视角、全局视角分析问题,共同输出了围绕航空核心主业的流程架构,并提出未来优化建议。阶段三,则是采取精细化的小组一对一专项辅导模式。在课前安排各战队分领域调研业务架构现状,画出架构图,课上与老师进行问题研讨和差距分析,找到优化点,进行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设计,持续迭代,输出企业架构资产。
而在“价值变现”路径,首先阶段一,项目以Design Thinking工作坊开启该路径的行动学习,利用双钻模型启发项目选题,挖掘当下面临痛点,之后分组头脑风暴,形成多个创新创意点并从中筛选出价值创造点进行演练。阶段二,则要求学员结合企业架构和流程管理相关的方法论,逐步把创意变成切实的项目方案,这些方案既要有创新性,还要在项目期内实现落地。高要求、高标准也激发了每个学员的潜力,12个战队先后形成25个价值创造项目提案,通过导师辅导、5轮内部汇报和1轮专家立项评审,最终9个成果立项并实施开发。最后是阶段三,学员充分发挥架构设计和流程优化能力,加深论证项目可行性,强化课题全面性和应用性。同时,开始以项目为试点,从点到面、从面到体,探索出一套可支持项目长期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既关注速赢,又关注远期效益。在整个过程中,会根据每个项目的业务研究方向配备相应的业务导师,同时协调研发资源推进项目实施,帮助学员逐步产出阶段性成果。
三、3边工程
项目团队采用三边工程保障培训实施效果,三边指的是边实践、边赋能、边建制。来自3个部门的9位同事组成的项目团队,从学员招募、课程设计、行动学习、阶段评估、考核激励各个阶段全程保障,通过运营实践探索新型培养模式,完成项目目标。
其中边实践,是指学员带着项目学习,在实践中强化对方法论的理解,加速能力的形成。
而边赋能,是说通过搭平台强运营为学员赋能,学员在云T平台上能了解到公司核心领域的主要业务,开展各业务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探讨,开阔眼界。运营团队每月都会和各战队开展进度沟通,及时了解和处理学员诉求,拉动内外资源。
最后是边建制,通过卷入各级相关干系人,建立各种机制、制度,保障培训高效运营。如建立面向公司领导的周报制度,让上级及时掌握云T学员的培训情况和项目进展;建立面向学员所在单位业务领导的汇报制度,让业务领导更关注学员及其成长;建立双导师制度,专业理论导师和业务实践导师分别对学员进行辅导;建立金种子机制,让优秀的学员以业务专家的身份参与部分的课程设计,加强自我赋能;以及通过序列+战队积分制、激励机制,打破培训与业绩分离的现状,对学员实施绩效支持;此外,还有班服、生日书、团建等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学员凝聚力,打造学习型组织。

项目成果
借助云T计划的实施,公司在架构实践方面打下非常良好的基础。以云T学员为核心成员,成立了领域级的流程优化项目。
在价值创造方面,经过1年时间,孵化9个公司级项目和2个课题研究项目,实现了1.65亿元的价值创造,同时也研究形成了支撑这些项目长期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还为类似业务提供了架构体系和运作模式参考。比如针对一站式行李赔付项目,云T学员找准流程痛点,自主研发了行业首创的AI行李智能赔付模型,有望实现员工作业效率的百倍提升,同时与生态圈伙伴一起推出旅客线上申报、箱包快递到家服务,使南航成为国内首家推出该服务的航司,提高了旅客体验度和满意度。这个项目基于行李赔付试点,继续探索南航各类赔付业务运作模式,形成了一套通用的赔付机制。再比如航空人员体检鉴定对外经营项目,也是通过一个试点,研究出一套适合南航的市场化、产业化向外输出能力的配套机制和运营建议。在课题研究方面,学员们针对发动机成本管控研究的论文发表在行业的专业期刊中。
在人才培养方面,云T学员通过整个项目周期600学时的培养,快速成长为南航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人员,既能做项目,又能落体系,最终共有51人通过Togaf企业架构师认证。此外,云T学员将培训实践内容转化成12门微课并开展内训,实现了数字化知识的传承和组织沉淀。
(案例分享:朱笑影,来源:《CSTD2022学习设计案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