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TD2020学习设计案例集》
2020-01-01
中国银行:从创意到绩效——学习创新思维训练营
【培训对象】全体员工
【项目概述】
2019年,中国银行紧密围绕“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型求实、变革图强,把中国银行建设成为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直面数字化发展深水区。为贯彻落实集团发展战略,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深化教育培训工作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学习设计,服务基层,提升培训质效,中国银行北京国际金融研修院于2019年突破传统培训模式,举办在线学习项目“从创意到绩效——中银学习创新思维训练营”。
项目背景
一、中国银行的战略要求
中国银行是中国持续经营时间最长,国际化综合化程度最高的一家银行。截至2019年底,公司已拥有30多万名员工,1万多家分支机构。2019年是中国银行新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年,全行上下紧密围绕“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型求实、变革图强,把中国银行建设成为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
总行党委非常重视激发员工活力,创造一切机会为青年员工搭建干事创业平台,让他们在“认为值得并热爱”的领域努力突破。
二、中国银行的基层导向
中国银行北京国际金融研修院,作为直属总行管理的教育培训机构,在三十多年发展历程中,始终践行“创建一流培训机构,服务集团发展战略”的宗旨。广度上,作为总行直属培训机构,面对全行庞大的员工队伍,分散的组织机构,研修院的优质学习资源很难通过面授培训实现大规模覆盖。
深度上,中行近年来一直在强调培训资源向基层倾斜,提升基层员工的学习便利性、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这迫切要求我们运用更有穿透力的培训方式,实现培训资源的下沉。
三、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
互联网时代,要求我们用互联网的思维、用户思维、利用新的学习技术,优化学习体验。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吸收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培训融合的最新成果,积极引入新型学习手段,加强培训项目运维,提升员工学习质量和效果。
四、“中银学习”在线学习平台推广要求
“中银学习”平台作为中国银行的新一代培训平台自建成投产以来,功能日趋完善,积累了一定量的课程资源,也吸引了很多固定用户。初期主要通过课程分发、直播课堂等模式为员工提供自驱动式的学习支持。迫切需要在原有基础上,探索构建一种快速反应、高效集约、深度融合的学习活动组织模式,使平台真正成为全行培训经理开展人才培养项目的新渠道和突破口。
项目设计
“从创意到绩效——中银学习创新思维训练营”旨在实现四个目标:
一是“以创新成果为导向”,通过系统的创新能力训练,把机会变成创意,把创意变成成果,把成果变成效能,从而助力学员的创新能力实现快速跃迁;通过知识导入,方法训练,任务实践,激发学员创意,转化成果,探寻从创意到绩效提升的最有效方法。
二是提升培训工作的穿透性,从培训中发现人才、汇聚知识,培养员工学习力、提升员工执行力、激发员工创造力、增强组织凝聚力。
三是整合总行优质培训资源,让想学习、爱学习的员工有机会、有平台,提升员工学习体验,助力员工成长需要。
四是探索“线上+线下”的培训组织模式,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可复制的混合式培训开发运维流程。同时,提升平台活跃度和员工黏性,不断推动“中银学习平台”功能优化。
一、设计思路
对于本次基于中银学习平台推出的训练营,我们在项目之初就明确要以“无设计不学习”的互联网产品设计理念进行整个项目的设计开发,从“功能、体验、情感”三个维度创新学习方式,带领学员一起玩转中银学习平台。其中:功能,是解决学员如何学的问题;体验,是解决学员如何愿意学的问题;情感,是解决学员如何协作学的问题。
二、内容为王
以创新思维训练为主线,解构成熟课程,精准匹配内化,化整为零,微而不散。重新解构成熟面授课程,将体系化内容进行碎片化呈现,形成适用于移动端学习的线上学习内容体系;思维训练与业务能力提升相结合,从企业文化、岗位素质、职场管理、内控合规四个方面选取平台优质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引导学员将创新思维运用在日常工作当中;将学习融入业务场景,融入自有的案例,进行内化,让学员在业务场景内一起思考共创;对于优秀学员聚焦核心能力提升,匹配精准的线下内容,用深度研讨、共创、行动学习的形式提供转化落地的工作坊;引导学员从思维创新到具体转型落地,推动绩效改进。
三、场景设计
为体现创新、探索的主题,本项目选取“星际”场景带入项目整体设计中,包含LOGO设计、主视觉设计、角色任务设计等各个环节。
项目实施
参考“知行合一模式”,发挥混合式学习优势,将项目总体分为三大阶段:
一、阶段一:在线学习
项目首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公开招募。通过公众号、朋友圈等渠道,以创意文案激发自主报名。通过资格审核,精准筛选符合训练营参训要求的学员群体,清晰画像。
之后是实施5周的线上学习,“学用并重”,其中:常规学习4周、复活学习1周,辅以深度运营,通过IP打造,精确到“分钟”的社群精细化运营,以2:600的社群运营配比,实现线上学习的高效运营。每周一主题,每周一反馈,每周一会议。邀请专家导师通过作业精选评语、线上直播互动等方式,回顾、点评、辅导实践过程及成果。建立竞争机制,通过设置积分榜、淘汰制,鼓励学员打榜升级,同时对不达学习标准的学员进行遣返。
二、阶段二:线下集训(4天时间周密安排)
阶段二主要包含三个部分,首先是为期1天深入学习理解我行战略,宣导行内创新孵化机制,了解5G网点理念及设置;其次是为期2天基于线上学习的深度线下转化,研讨落地方案;最后是为期1天跨界实地考察交流,主题升华。
三、阶段三:训后实践
在培训结束后的两周,各课题小组继续完善修改方案,对优秀方案进行推荐孵化;项目后续,项目团队将总结复盘,并沉淀在线学习项目设计与运营方法。
项目成果
项目关键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覆盖面上,一个学习项目覆盖600多位员工,覆盖总行、分行、直属机构、综合经营公司等机构人员,打破机构界限。在参与度上,线上学习参与度超过80%,学习完成率达到68%,优秀率超过35%,综合满意度超过96%。
在产出上,项目共生成2000多个创意,产出100多份创新成果,10多个创新落地方案;梳理并优化多项重点工作流程,直接用于业务场景并改善绩效。项目内化了一套从创意到成果,从成果转化效果的核心方法,并沉淀出一套绩效达成的有效创新工具。同时,项目形成“线上+线下”的培训组织模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可复制的混合式培训开发运维流程,并总结形成《在线学习项目设计与运营操作指南》,下发全辖。最后,是项目推广与模式复制。以这一项目为起点,中国银行北京国际金融研修院已经打造出了“创新思维训练营”“新媒体制作训练营”两个中银学习线上训练营品牌项目,并通过“送教上门”“片区培训”等多种方式,在各区域、各分行进行推广落地,真正实现优质资源下沉。
此外,项目还有两大延伸效果。
一是点燃想成长的中行人。训练营以创新思维为主要内容,以创新成果为导向,通过系统的创新能力训练,激发学员思考,助力工作能力跃迁,探寻从创意到绩效提升的最有效方法。通过主动联系所在岗位进行思考、分享交流,ETC业务拓展、网点服务改进、业务流程优化、工作效率提升……形成众多源于真实工作场景的鲜活创意与方案,并付诸实施,取得良好效果。同时,训练营也成为了解人才、发现人才的渠道。训练营中,学员将学习体会及成果、对本职工作的思考与建议形成“致行领导的一封信”,发送给所在单位领导,得到各行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鼓励支持。
二是以星星之火,燃起整个中银大地。训练营点燃了600多位学员,而这些学员也成为火种,点亮他人。在圆桌会“分享我的星际初体验”活动中,学员们用转培训、抖音、H5、写信等形式向周围的领导、同事、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与体会。学员们在分享学习收获的同时,致力于推进创新方案落地,改进工作方法,为公司带来实际业务发展。
(案例分享单位:中国银行北京国际金融研修院,来源:《CSTD2020学习设计案例集》)
中国银行
、
创新思维
、
学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