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培训动态 专业动态 企业培训的OMO模式如何真正满足组织的需要?
企业培训的OMO模式如何真正满足组织的需要?

看点


1. 企业培训的OMO模式怎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与学习体验?

2. 线上与线下部分又该如何定位?

导语


日新月异的科技,严峻的市场环境和不确定的疫情走向,给企业培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加速了培训的OMO进程。阳光大学堂在浅议企业培训OMO模式源起的基础上,就最优模式的探索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分享我们的观察与思考。

教育OMO·源起


2017年,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博士在《经济学人》杂志上的 The World in 2018 特辑发表专栏文章《Meet OMO sapiens》,结合出行、零售、教育等领域首次提出OMO(Online-Merge-Offline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概念。推动OMO的出现有四个因素:智能手机的大规模应用,流畅的支付系统,质优价低的传感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而教育行业的OMO模式,是以提升教学效果与体验为核心,表象是前端获客、教学、服务环节的线上线下融合;本质上则是数据驱动的,线上与线下互为延申的更高效的运营模式。

企业培训中的OMO探索


教育培训产业中的OMO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其伴随着技术进步、产业链和价值链重构、行业竞争加剧,市场参与者需要寻求更有效率的运营方式而产生的新业态,后疫情时代,也加速了教育培训的OMO进程。而在企业培训的OMO探索中,随着讲师及课程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更加科学与务实的培训成为市场的主流。绩效导向及训战一体的全员培训将助力企业构建终身学习生态,数字化学习、混合式培训、项目制运营和轻量级咨询将成为驱动新一代企业培训产品及服务增长的新动能,企业培训OMO的发展更接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以适应组织的需要。

图1:企业培训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iResearch

而数字化、智能化的企业培训与科技的融合,也在推动整个企业培训行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提升行业的整体效率。对于学员来说,拥有了更多元的选择,更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更高的学习效率,以及更便捷的学习资源获取方式。对于培训的供给方,由于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能覆盖更广大的市场,也可聚焦自身擅长的垂直领域,同时借助科技的力量让内容更生动有趣。对于大型机构,还可成为行业基础设施提供方。而对工具类及优质内容的需求增加,同样也促进了2B服务商的快速发展。

诸多线上与线下融合的商业模式创新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但教育是个性化程度高、同时注重效果与体验的服务交付,真正的挑战其实是怎样的融合最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与学习体验?企业培训的OMO模式如何真正满足组织的需要?线上与线下部分又该如何定位?回答这些问题的思考起点,是人才,以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线上与线下的互补优势是什么。我们用企业培训与人才评估中常用的ASK模型为出发点,该模型源自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指出员工的岗位能力应该包括态度(Attitude)、技能(Skill)和知识(Knowledge),这三者的提高又将促成绩效改进。那么基于这个模型,我们的问题,就可以具体为:如果我们希望降本增效,且全方位(ASK)培养优秀人才,线上与线下的最优组合是什么?

图2:ASK模型


如果我们考虑知识传授环节,线上的优势便凸显出来,借助AI等技术,可以实现兼具规模化与个性化的教学,比如汇聚优秀讲师的课程录制,借助知识图谱等AI技术进行个性化的推荐和诊断,知识资源实现了最高效的全员触达,从培训方的角度,则实现了更强的规模效应。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学习与测评数据的积累与资源投入,以提升学习体验。而当我们考虑态度与技能的提升,线下真人教师现场的言传身教以及场景化的实操教学必然能达到更优的教学效果与学习体验,但讲师将更多是引导者的角色。OMO的最优模式,必定是在优质的教育理念基础上综合设计的结果,该设计能力也将成为企业培训方的重要竞争力。

企业培训OMO发展趋势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当中,企业同时面临着人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时代挑战。现有的企业培训OMO模式多是工具、场景变革的初级业态,未来可能进一步演进到教学角色、学习内容和方式等的变革。而围绕计算机网络重构,虚拟与现实、原子与比特间的边界也日渐模糊,同时随着脑科学、脑机接口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届时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又会发生怎样的变革呢?

图3:OMO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iResearch

我们相信不论未来如何变化,科技的力量都会辅助我们更好地解决企业培训中的一些问题,诸如更精准的培训需求诊断,更丰富的知识资产,千人千面的培训达成,学习成果转化链条的缩短等。但正如前文所述,探索真正满足组织需要的最优模式,最核心要素,还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分类培训目标与组织目标为核心去思考,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从而提高整体培训的体验、质量与效果。

阅读原文>>